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深市并购新风向凸显 产业整合为主、进一步激发新质生产力

加入日期:2025-4-10 20:46:08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4-10 20:46:08讯:

    本报记者 田鹏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主体,其高质量发展是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重要基础。同时,上市公司也是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和“基本盘”,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强调“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同年9月24日,证监会印发的《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并购六条”)提出六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从实际效果来看,以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为例,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截至目前,深市新增披露676单并购重组计划,涉及金额合计达2119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71单,涉及金额合计为4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9%和23%。

    具体来看,深市重组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的同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产业整合类并购占据主流。数据显示,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深市新增披露的65单资产收购(不含资产出售)重组项目中,51单为产业链上下游及同行业并购,占比近八成。由此可见,上市公司深耕产业链上下游、围绕主业开展整合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整合逻辑基本确立。

    二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趋势。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新增的披露重组中,上市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布局,向新质生产力方向整合升级已成为主流趋势。从标的所处行业看,电子、医药生物、化工、机械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占比过半。

    数据显示,“并购六条”发布以来,71%的新增披露重组标的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例如,光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ITO靶材企业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友谊阿波罗商业股份有限公司收购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企业深圳尚阳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是收购未盈利资产谨慎试水。“并购六条”提出,支持上市公司结合自身产业发展需要,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并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安排的基础上,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优质未盈利资产。

    数据显示,“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新增披露的重组项目中,8单涉及收购未盈利资产,除1单为跨界并购外,其余7单均为有助于补链强链的产业整合类并购,不存在亏损上市公司收购大额亏损标的、收购后上市公司由盈转亏等情形。

    例如,橡胶助剂企业山东阳谷华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跨界并购北京波米科技有限公司。标的公司主营聚酰亚胺材料,实现半导体封装关键材料进口替代,报告期内有一定亏损但持续收窄,亏损金额远低于上市公司盈利,且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已实现盈利。

    四是上市公司间产业整合趋于活跃。“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支持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展开多方面合作,助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产业龙头上市公司加速“A并A”“上市公司间吸收合并”。数据显示,2024年9月24日以来,1家上市公司拟进行吸收合并;1家上市公司拟收购其他上市公司子公司;3家上市公司拟收购新三板挂牌企业。

    五是跨境并购呈现边际复苏迹象。上市公司积极通过跨境并购“走出去”,优质境外标的受产业方更多关注。9月24日以来,2家上市公司筹划跨境重组,如惠州光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All Circuits S.A.S.100%股权及TIS Circuits SARL0.003%股权,进一步补链强链。

(编辑 何帆)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