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热情高涨
10月16日,生益电子公告称,为把握住人工智能、通讯、服务器、网联汽车、半导体等科技领域的发展机遇,基于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需求,生益电子拟与东莞科技创新金融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合作发起设立规模1亿元的产业基金。
在资金方面,生益电子拟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0.50亿元,东莞市科创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拟认缴出资0.01亿元,东莞市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认缴出资0.30亿元,东莞市国弘投资有限公司拟认缴出资0.19亿元,共同发起设立东莞科创生益电子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公司表示,本次投资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助于整合利用各方优势,发掘投资机会,通过专项投资和市场化管理,提升公司资本运作能力及效率。
同日,鹏辉能源也发布了拟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公告。根据公告内容,公司近日与河南中金汇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驻马店市黄淮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及河南省战新产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签署补充协议,对共同投资设立的驻马店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相关事项进行了完善,本次投资完成后,驻马店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全体合伙人认缴出资总额为5亿元,鹏辉能源认缴出资2亿元,认缴出资比例为40%。
鹏辉能源表示,驻马店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领域为电池材料、储能、新能源汽车等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同时将覆盖新能源等有助于驻马店产业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10月以来,已有14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拟参与设立产业基金。今年以来,有接近200家上市公司宣布拟参与设立新的产业基金或完成产业基金设立。
除了上市公司外,各地政府近年来也积极参与设立产业基金,服务实体经济,助推产业升级。10月16日,湖南战新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出资额达100亿元。合伙人信息显示,湖南战新产业基金由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高新创投”)、湖南高新纵横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其中,高新创投出资90亿元,湖南高新纵横资产出资10亿元。股权穿透显示,高新创投实控人为湖南省国资委。
高新创投的官网显示,公司以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以国有资本为纽带,集聚高端资源要素,持续推进尖端高新技术落地湖南和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截至2024年7月末,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467亿元,在管直投项目42个,基金管理规模达282亿元,数量90只,基金投资项目413个。累计投资项目534个,其中产业项目10个,股权运营项目112个,基金项目412个,已投项目上市63家。
诉求各不相同
基于公司的战略定位、财务状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市场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的诉求各不相同。
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可以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实现产业链的整合与扩张。
例如,片仔癀10月8日公告称,片仔癀的全资子公司片仔癀投资与其他机构共同设立两只基金,分别为上海闽山生命健康科技合伙企业和福建片仔癀盈科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片仔癀投资在这两只基金中的出资额分别为300万元和2.9亿元,持股比例为30%和29%。
片仔癀表示,本次投资为公司战略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在保证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以基金投资为抓手,充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资源、管理及平台优势,加速医药产业聚集,加强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能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有的上市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希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通过投资具有潜力的标的公司或项目,公司可以获取新的收入来源,提高盈利能力。
例如,南网储能今年7月发布公告,为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努力拓展利润增长点,公司拟与南网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南方电网公司部分全资、控股企业,联合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外有关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南网战新基金。南网战新基金认缴出资总额不超过50亿元,其中公司与南网基金以及南方电网公司部分全资、控股企业认缴出资30%,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外有关企业认缴出资70%。
还有部分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在手握大量现金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同时为了公司产业转型或升级,参与设立了相关产业基金。
风险点需关注
上市公司应当顺应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需要,将沉淀资金从理财向产业投资转换,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了较好的途径,但也需要注意相关风险。
畅力资产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宝晓辉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制约传统行业产业升级的要素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资金,另一个是技术。产业基金能吸引更多资金共同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同时,产业基金有助于传统企业和其他公司形成联动,从而形成聚集效应,带动这些企业探索更多的业务发展模式。
宝晓辉也指出,能做好产业不一定就能做好投资,而且正因为他们太熟悉这个行业,做直接投资或许还会存在一些业务风险。
LP智库创始人国立波也表示,上市公司做产业投资首先应围绕自己所在的产业生态,切忌盲目进入新的行业中,不然可能要为此“交学费”。
责编:万健祎
校对:高源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