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中通快递“拿下”恒大万通支付 快递企业缘何争相竞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加入日期:2023-7-11 18:32:2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7-11 18:32:26讯:

    本报记者 徐一鸣 见习记者 孙文青

    7月1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准予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大万通支付”)主要出资人由上海湛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湛迪科技”)变更为上海启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启匠信息”)后,“恒大万通支付”正式更名为“中通支付”。

    公开资料显示,启匠信息由自然人赖建昌(同时担任中通快递集团副总裁)通过上海中通数科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控制,这也意味着中通快递借此正式获得央行第三方支付牌照。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已成巨头“必争之地”。快递企业由于本身积攒了庞大的C端流量,因此,成为了争夺第三方支付牌照队伍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多位分析人士认为,除了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多张类金融牌照,快递巨头不再安于现状,试图通过获取更多金融牌照。“配齐”金融牌照不仅有利于这些快递企业完善金融业务板块,还能够促进快递业的数字化转型。

    “中通支付”正式获更名

    从时间轴来看,中通快递“觊觎”第三方支付牌照由来已久。

    工商资料显示,2022年8月,恒大万通支付管理层曾经历一轮人事变动。恒大万通支付法定代表人由唐法俊变更为彭勃,同一时间,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董事、监事、经理等)备案名单中,陈晓玲、翁丽珍保留,邓靖等6人退出,变更为潘明洋、韦婷、彭勃、吴海彦。

    当时,新出任恒大万通支付新法人代表和执行董事兼总经理的彭勃另一层身份较为引人关注,其同时还担任“中通(北京)商城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而中通商城正是由中通数科100%控股,后者的法人代表及执行董事也正是赖建昌。

    公开信息显示,恒大万通支付于2015年获得证监会同意作为基金销售支付结算机构的批复。该牌照于2022年成功续展,牌照有效期至2027年6月27日,展业范围为全国范围的互联网支付牌照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云南省的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资格。

    行业普遍认为,中通快递通过中通数科入股恒大万通支付,目的就在于拿下第三方支付牌照。

    一位金融牌照商业服务从业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三方支付已过“风口期”,必须依附一个有巨大流水的公司才能生存,否则就是“纯养牌照”。现在支付系统已经基本确定了,比如常见的零售端就是支付宝、微信等。“三通一达”做支付,主要依赖自身的庞大流量。

    随后,2022年10月,恒大万通支付的控股股东湛迪科技宣布将其持有的万通支付40%股权及其派生权益,质押给启匠信息。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在官网公示并准予该事,许可内容还包括由自然人赖建昌通过上海中通数科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实际控制,公司名称变更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不过,截至目前,恒大万通支付官网尚未更新名称。

    缘何加速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通快递完成竟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之前,公司已获得商业保理、小额贷款等多张金融牌照。此外,中通支付已取得中通钱包App、中通收银App、中通收银助手App等软件著作权,以及ztopay.com.cn等域名。

    随着第三方支付牌照这块空白得以填补,目前,中通快运、中通国际、中通商业、中通金融板块共同组成了中通生态体系。

    与此同时,纵观快递行业,除中通快递外,顺丰、京东、圆通在内的快递企业也均在加速部署各自的金融版图。

    相较于借助第三方公司,“一方面,快递企业旗下网点借此可以实现降本。另外,还可以拓展自己额外的金融业务。”上述从业人士称。截至2022年10月,中通旗下8万家兔喜超市已遍布全国32个省份,网点8万多家。围绕着快递收单、物流支付解决方案、中通云商、兔喜项目等业务,中通快递未来借中通支付将持续创收。

    该从业人士判断,以中通为首的快递企业通过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未来必将进一步延伸金融业务,例如供应链金融。

    “配齐”金融牌照也将促进公司整体发展。“含金量较高的支付牌照能够实现金融业务的质量提升,同时,对于巨头自身合规展业亦能起到推动作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支付牌照容易与集团业务板块形成协同效应,支付作为金融业务交易流转的底层支撑,在集团金融生态圈中具有重要作用。

    苏筱芮表示,不仅仅像是中通这样的实业型巨头,在互联网巨头中也深受欢迎,以支付工具为入口既可以连接C端用户,又可以连接B端商户,还可以搭建开放平台聚合各类资源,功能多样,堪称“神器”。如今快递行业竞争激烈,里面涉及的各资金类业务规模大、种类繁杂,已有顺丰这样的“前辈”涉足了支付牌照,“配齐”这些金融牌照,不仅有利于完善金融业务板块,还能够在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潮流背景下,促进快递业的数字化转型。

(编辑 袁元)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