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有色金属行业周报:中金黄金业绩点评:央企控股的头部黄金上市公司有望稳健增长

加入日期:2023-6-5 13:07:2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6-5 13:07:23讯:

(以下内容从爱建证券《有色金属行业周报:中金黄金业绩点评:央企控股的头部黄金上市公司有望稳健增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一周市场回顾
过去一周,上证综指上涨0.55%收3230.07,深证指数上涨0.81%收10998.07,沪深300上涨0.28%收3861.83,创业板指上涨0.18%收2233.27,有色金属行业指数(申万)上涨3.42%收4590.35,跑赢沪深300指数3.14个百分点。锂矿板块指数上涨3.14%;钴板块指数上涨2.41%;镍板块指数上涨1.85%;稀土永磁板块指数上涨0.84%;锡板块指数上涨5.75%;钨板块指数上涨2.25%;铝板块指数上涨2.91%;铜板块指数上涨5.30%;钒钛板块指数下跌0.43%;黄金板块指数上涨6.58%。
投资分析
中金黄金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单位、全国黄金行业首家通过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产品认证企业,黄金资源保有量及产量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前五名);属二级市场唯一由央企控股的头部黄金上市公司,入选全球影响力最大的股票指数(MSCI指数体系)、上证中央企业5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指数成份股。现结合公司2022年度报告、业绩说明会(6月2日)、2023年一季报等有关公开信息,对公司经营管理情况进行
点评。
受益于金价上涨,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创历史最佳。2022年公司营业总收入571.5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1.17亿元,同比+1.87%/+24.7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35%,同比+1.33pc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6.77亿元,同比+29.35%。资产负债率42.43%,同比-1.05pct,呈连年稳步下行态势。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0.33pct/-0.06pct,成本管控深入推进(全年累计实现降本增效1.54亿元)。分产品看,黄金、铜分别实现营收372.40亿元(同比+6.47%)、273.53亿元(同比-2.38%);分业务看,矿山、冶炼分别实现营收130.94亿元(同比+6.37pct)、500.96亿元(同比-0.91%)。价格方面,2022年,地缘动荡持续升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海外通胀水平居高不下,黄金价格全年在历史较高水平波动,黄金伦敦/中国现货价格分别同比+0.1%/+4.7%;铜价呈震荡反弹的运行态势。产量方面,2022年,公司全年生产矿产金19.93吨,比2021年减少0.07吨(主要是受某地区安全事故影响,部分企业政策性停产,导致矿产金产量下降);冶炼金40吨,比2021年减少2.25吨(主要是部分冶炼企业金精粉品位下降);矿山铜7.93万吨,比2021年减少2041吨(主要因为矿山铜品位下降);电解铜39.31万吨,比2021年减少8538吨(主要是部分冶炼企业铜粉品位下降)。从毛利率看,公司2022年毛利率11.60%,同比+0.24pct;分产品看,黄金、铜毛利率分别为7.45%/9.54%,分别同比+0.65pct/-0.91pct。
持续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公司深入践行“资源生命线”战略,大力推进地质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探矿增储成果可观。2022年,地质探矿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新增金金属量30.7吨、铜金属量6244吨。公司加强矿业权管理,2022年完成矿业权延续25宗,新立探矿权1宗,总计涉及矿权面积97.42平方公里。根据年报披露:截至2022年底,公司保有资源储量金金属量507.3吨,铜金属量226万吨,钼金属量46.96万吨,矿权面积达到640.14平方公里。从面上看,公司拥有的生产矿山大都分布于全国重点成矿区带,位置好、潜力大,具备进一步获取资源的优势。根据历史经验,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承诺的优质资产注入、公司通过市场并购矿产资源、现有矿区深部及周边的探矿增储、国内矿权整合,这些都将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优质资产注入、不良资产退出,进一步提升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高度重视科技研发,持续强化提质增效。2022年,公司研发经费投入6.60亿元,同比+4.61%;研发经费投入强度4.04%,同比+0.21pct。作为国内最早上市的黄金企业,公司拥有大批一流的管理和技术人才,搭建由科研机构、高校、企业内部三方面专家组成的决策支持体系,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和研发平台建设;聚焦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深入推动智能化矿山建设。截至2022年底,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家、CNAS认证检验检测中心9家、院士工作站3个,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12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贯标,3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矿山建设;经初步统计,公司已有70%以上的企业完成基本自动化建设。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拥有我国黄金行业唯一的国家级黄金研究院和黄金设计院,拥有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矿业核心技术,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聚焦产业体系升级、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有效解决技术难题,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2022年,公司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获得授权专利117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4项),累计拥有有效专利881项。根据公司披露:2022年,选矿回收率90.01%,同比+0.24pct;全年能耗总量23.17万吨标煤,同比-50.5%;矿区生产电耗145781万千瓦时,同比-18.4%。
注重ESG管理、现金分红,控股股东有序兑现资产注入承诺。近年来,公司加快ESG体系建设,努力提高股东回报。公司坚决守住安全、环保底线,2022年安全生产投入4.67亿元,同比+9.7%;环保投入4.31亿元,同比+37.4%。二氧化硫排放量91.65吨,同比-35.2%。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荣获上海证券交易所2021至2022年度信息披露工作A级评价(上交所自2014年开展该项工作以来公司连续第八次获得该荣誉);先后获得“中国证券金紫荆奖”之“沪港通最佳上市公司”、“中国蓝筹公司百强”等多项荣誉,连续8年披露社会责任报告,截至6月4日,WindESG评分为6.51分。根据公司披露: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81元(含税),预计支付现金13.6亿元,占当年可供分配利润的70%。根据Wind数据,公司2003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36.8亿元、分红率26.97%。按年报披露:根据一直以来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向中金黄金作出的非竞争承诺,中国黄金集团会将境内黄金资源逐步注入中金黄金,争取彻底解决黄金集团下属企业与中金黄金之间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2022年,公司向中国黄金集团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中国黄金集团西和矿业有限公司90%股权。2023年一季度收购了内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39%股权。截至2023年4月底,中国黄金集团遵照有关承诺,按计划分期分批通过各种形式向公司注入企业28家。2023年5月31日,公司披露拟收购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莱州中金黄金矿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和债权。根据公司业绩说明会披露:集团公司与公司一直在积极推进孵化式注资的各项工作,秉承“逐个完善、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资源探明、权证规范的基础之上,成熟一家、注入一家。根据历史经验,通过上述资产收购,减少了与黄金集团之间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进一步增强了中金黄金的资源控制量及未来发展潜力。
基于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渐趋复杂、美联储大幅加息步入尾声等方面考量,矿产品价格方面:预计2023年黄金价格中枢上行,铜价高位宽幅震荡。产量方面:公司年报披露2023年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矿产金19.37吨(同比-2.8%),冶炼金34.22吨(同比-16.9%),精炼金45.26吨;生产电解铜393,392.27吨(同比+0.08%),矿山铜76,400.00吨(同比-3.8%);电解银304,771.61千克,矿山银62,602.13千克;硫酸156.33万吨,铁精矿19.25万吨;新增金金属储量27.9吨,铜金属储量8.1万吨。公司明确将聚焦2023年度任务目标,以“一利五率”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持续深化全过程成本管控,切实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公司披露一季报显示:2023Q1实现营收133.47亿元,同比-2.07%;归母净利润5.43亿元,同比+27.86%;预收账款+合同负债同比+80.5%。根据Wind一致预测,2023年营收586.23亿元,同比+2.58%;归母净利润29.27亿元,同比+38.23%。
中金黄金明确以“做实做优、稳中求进、建设世界一流矿业公司”为战略导向,坚持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扩张相统一,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资源占有、资本运营为抓手,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为手段,做强做优金铜主业,积极开发相关金属资源,延伸相关产业链,努力成为国内黄金行业最具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的企业之一。当前公司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截至6月2日收盘,公司PE(TTM)为25.2(为历史最高PE(TTM)424.49的6%分位、近五年最高PE(TTM)244.05的10.3%分位),PB(LF)为2.11(为历史最高PB(LF)4.95的42.6%分位、近五年最高PB(LF)2.66的79.3%分位)。在国务院国资委深入推行中央企业“一利五率”经营指标体系、证监会探索建立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背景下,考虑到黄金中期价格有望上行,中金黄金属唯一由央企控股的头部黄金上市公司,二级市场对此关注度较高,在此意义上,公司中期股价有一定的上行空间。
投资建议
6月3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关于联邦政府债务上限和预算的法案,美国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暂告解除。6月1日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为50.9、重回扩张区间,但与国家统计局数据走势背离。预判短期内市场风险偏好或将边际转暖。但当前,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有色金属供需关系偏弱,这在期货市场大宗商品走势有直观呈现。中期看,黄金价格仍有上行动能。从二级市场投资交易视角看,中期关注供给侧或有扰动的有色品种,关注现货价格筑底、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绩优公司股票以及相关转债。
从产业链跟踪数据看,关注产品价格相对坚挺的锡、钨、钼、铝产业链头部上市公司。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疫情突变反复,地缘政治风险,监管政策变化,技术路线变化,产品供需发生较大变化。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