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智能焊接大势所趋,看好具备先发优势的国产厂商

加入日期:2023-12-10 20:12:3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2-10 20:12:32讯: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深度报告:智能焊接大势所趋,看好具备先发优势的国产厂商》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我国焊工短缺困境突出,机器替人大势所趋
我国年均3亿吨钢材需要焊接加工,2022年全球占比50%以上,焊接需求大。当前我国焊接仍以人工为主,但在多重因素推动下,机器替人大势所趋:①新一代焊工供应量不足:人口红利减弱,年轻人就业意愿不足,2022年人社部统计报告显示焊工为最短缺的十大行业之一;②用人成本高企:2021年东部地区焊工平均年薪9-11万元,远高于制造业平均年薪7.2万元,高级焊工年薪高达20万元;③人工焊接质量亟待提升:人工焊接质量参差不齐,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焊接要求。焊接机器人焊接质量稳定、焊缝美观,一台可替代2-3名人工,经济性优异。
智能焊接渗透率提升,钢结构和船舶行业有望带来大量需求增量
焊接机器人大幅提高焊接自动化水平和柔性化程度,市场需求日益旺盛,2016-2021年销量CAGR17%。分下游看,当前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汽车工业为最大下游,2022年销量占比达37%。汽车行业虽是焊接机器人最大下游,但行业需求已经较为固定且机器人渗透率已相对较高。我们认为未来机会在于非标化的钢结构等行业,原因在于免示教智能焊接机器人的出现有望解决行业非标化焊接难题,行业成长空间被打开。智能焊接渗透率提升逻辑下,我们预计2035年我国钢结构行业焊接机器人需求量达到50万台,对应市场空间504亿元。
智能焊接核心壁垒在于焊接模型与3D视觉,看好具备先发优势的国产厂商
不同于搬运和码垛等其他机器人,其应用场景标准化程度高,动作路径固定,而焊接机器人的焊接对象非标化程度高,无法用同一个动作完成大量非标件焊接。小批量、非标件的焊接需要机器人搭载具备识别和自主规划焊接路径的焊接系统,目前焊接系统的突破难点在于焊接模型和3D视觉。①焊接模型:以CAD(计算机图形软件)、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NC(数控软件)等工业软件算法为核心,大量数据积累为基石,发展难点在于跨学科技术+数据积累,技术壁垒较高,国内90%的工业软件由海外企业垄断。②3D视觉:以识别算法为核心,但国内3D工业视觉市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产业链尚不成熟,国内企业多为初创企业,算法迭代仍需大量数据反哺。随着柏楚电子、中集飞秒等企业逐步突破模型及视觉难点,推出免示教智能焊接解决方案,国产厂商有望推动钢结构、船舶等行业向智能化焊接迈进。
投资建议:鸿路钢构大规模招标已经印证免示教焊接机器人产品成熟,行业进入1-10放量阶段,相关企业将充分受益。推荐掌握智能焊接系统底层技术的【柏楚电子】、焊接机器人领域隐形冠军【埃斯顿】,建议关注即将突破万台关口的【埃夫特】以及与CLOOS深度合作的【中集飞秒】(未上市)。
风险提示:智能焊接机器人推广不及预期、智能焊接机器人模型及视觉突破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