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军工行业周报:“大军工”逐步兑现,权重股尚未发力

加入日期:2023-11-20 11:16:53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1-20 11:16:53讯: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大军工”逐步兑现,权重股尚未发力》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一、核心观点
本周国防军工(申万)指数(+2.62%),继7至10月连续四月下跌、创出年内低点后,已连续四周上涨。本周行业成交量1539.45亿元(+10.37%),占WIND全A成交额比例3.47%(+0.62pcts),板块情绪和热度有所恢复,但权重股尚未发力。
2022年至今,国防军工(申万)指数(-27.16%),涨跌幅排名24/31,估值处于近十年来3.82%分位。2022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频频出现倒挂,部分新股上市出现破发等,投资体验难免欠佳。以主动型基金军工持仓为例,在2022Q3达到相对高点后出现持续下降,已由2022Q3的5.39%降至2023Q3的3.54%。
从理性的层面,当前军工行业处于大周期中的小周期,依然处于大景气周期之中。客观上,军品价格、增值税、订单等诸多问题仍旧影响市场信心。但在我国发展到当前所处的历程阶段和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国防军工行业的投入和发展等不得、慢不得,2027建军百年的宏伟目标近在眉睫。军工行业需求真实且急迫这一不争的事实未有改变,军工行业的底层核心逻辑仍然可以支撑军工行业从当下到“2027”、“2035”、“本世界中叶”三个核心时间点的高景气发展确定性。
无论是价格、增值税、还是订单节奏等现实问题,都是行业发展成长到一定的阶段,走向市场化、有序竞争、良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行业的调整是必然的,军工行业各个主体都在经历着调整。如军队客户从体制、机制、采购、定价等方方面面不断进行着改革和优化;军工央国企持续深化改革;民参军企业谋求自我变革;军工行业的一二级投资者日渐成熟和理性等。
调整剧烈且痛苦,但调整周期我们预计将短于过去,阵痛之后,行业发展终将再次回归良性轨道,进入良性循环。实际上,一些积极的因素也正在孕育。
1、10月下旬以来,部分公司披露订单进展或在手订单情况,出现了提速迹象,如理工导航、亚光科技高德红外天和防务等。
2、以卫星互联网、军贸、民机、民船、军民两用等为代表的新市场,逐步取得进展,军工行业的范畴和市场规模得到较大提升,“大军工”逻辑正在逐步兑现,为军工企业带来新动能和新增长点。
3、行业对研发投入重视度持续提升。2023年前三季度,在收入和利润出现放缓的基础上,研发投入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军工企业加大对技术的研发、迭代,以期满足武器装备的需求,同时巩固企业优势。
当下,军工行业已经看不到更多的利空,距离2023年报及预告、2024年一季报及预告,尚有较长时间的消息真空期。飞雪迎春到,不妨重拾信心。
二、建议关注的细分领域及个股
关注次新股(此处定义为近两年上市)业绩和股价弹性
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
航发动力航发控制(发动机),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碳纤维复合材料),航材股份(高温合金、钛合金铸件等)、钢研高纳(高温合金),西部超导宝钛股份(钛合金)等。
航天装备(弹、星、链等)产业链:
航天电器(连接器),振芯科技(北斗),北方导航(导航控制和弹药信息化),中国卫通(卫星互联网),长盈通(军用惯导系统配套)。
无人化+信息化+自主可控:
晶品特装、振华科技智明达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