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2608份预告里的景气信号:A股预喜超四成,能源行业热度延续

加入日期:2023-1-31 20:52:02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3-1-31 20:52:02讯:

  记者 杨坪 深圳报道 A股2022年业绩预告正式收官。

  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A股共有2608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其中1050家企业业绩预喜,预喜比例为40.26%,包括795家企业业绩预增(包含预增和略增),226家企业扭亏,29家企业续盈。19家上市公司2022年净利润预计增长超过1000%。

  与此同时,伴随着年度业绩区间的揭晓,2023年首批财务退市企业名单也逐渐清晰,ST西源) href=/600139/>*ST西源(600139)、ST辅仁) href=/600781/>*ST辅仁(600781)、*ST金洲) href=/000587/>*ST金洲(000587)等多个风险警示股延续亏损,或将在兔年告别A股市场。

  能源行业表现突出

  整体来看,1266家上市公司预计净利润最大变动幅度为正值。剔除扭亏影响,已发布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有794家上市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最大幅度超过10%;365家预计超过100%;沧州大化) href=/600230/>沧州大化(600230)、宁波富邦) href=/600768/>宁波富邦(600768)、融捷股份) href=/002192/>融捷股份(002192)、九安医疗) href=/002432/>九安医疗(002432)、电子城等13家上市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下限超过1000%。

  从净利润规模上看,940家上市公司净利润预增过亿,其中21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预增超过十亿,22家上市公司净利润预增超过百亿。

  从行业分布看能源产业业绩表现最为突出,包括以光伏、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链和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行业。

  业绩规模居前的中国石油中国海油(600938)预计净利润分别为约1450亿元至1550亿元、1396亿元至1436亿元,分别同比预计增长57%至68%、99%至104%。两家企业均表示,业绩上涨受益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主打煤炭能源的中国神华) href=/601088/>中国神华(601088)也预计2022年净利润约为687亿元至707亿元,同比增长37.1696%~41.1628%。此外,陕西煤业) href=/601225/>陕西煤业(601225)、兖矿能源) href=/600188/>兖矿能源(600188)等净利润也预增50%以上。

  新能源产业链中,上游的赣锋锂业) href=/002460/>赣锋锂业(002460)、天齐锂业) href=/002466/>天齐锂业(002466)、紫金矿业) href=/601899/>紫金矿业(601899)、盐湖股份) href=/000792/>盐湖股份(000792),中下游的宁德时代) href=/300750/>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 href=/002594/>比亚迪(002594),光伏巨头通威股份) href=/600438/>通威股份(600438)、隆基绿能(601012)等,2022年净利润规模也均在百亿以上。

  其中业绩增速最为突出的天齐锂业,2022年净利润预计增长1011.19%~1131.45%,达到约231亿元至256亿元,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增加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2022年度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2021年度均明显增长。

  作为2022年最炙手可热的新能源车代表,比亚迪去年的经营业绩也表现不俗,其预计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0亿元至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至458.26%。当年,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86.35万辆,同比大增208.64%,超越特斯拉(TSLA.US)卫冕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

  在一众百亿净利润企业中,九安医疗是唯一一家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医疗企业,其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5亿元-175亿元,同比增长1715.9%至1825.95%。报告期内,受全球疫情影响,公司在美国销售的试剂盒等新冠防疫产品需求大幅增加,相关产品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同时,公司试剂盒、额温计等产品在美国销量提升。此外,期内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境外销售,以美元结算为主,汇率的变动也为公司净利润带来积极影响。

  653家企业预亏过亿

  过去一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不少上市公司面临经营压力,财务业绩表现也陷入分化。

  数据显示,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有967家企业预计2022年经营业绩为亏损,其中653家上市公司净利润预计亏损过亿,135家企业预计亏损超过10亿元,13家企业亏损超过100亿元,其中亏损严重的是地产和航空等行业。

  中国国航) href=/601111/>中国国航(601111)、中国东航) href=/600115/>中国东航(600115)、南方航空) href=/600029/>南方航空(600029)等公司预计净利润亏损下限超过300亿元,三大航空公司在公告中均提到了导致业绩亏损的原因,上述三家公司均表示油价高企、全球疫情及汇率波动三大因素使行业发展受到挑战。

  另外,海航控股(600221)、春秋航空) href=/601021/>春秋航空(601021)与吉祥航空) href=/603885/>吉祥航空(603885)等2022年也均遭遇不同程度的亏损。海航控股预计亏损185亿元-220亿元;春秋航空预计2022年净亏损23.5亿元-26亿元;吉祥航空预计2022年净亏损35.7亿元-42.3亿元。

  荣盛发展) href=/002146/>荣盛发展(002146)、蓝光发展) href=/600466/>蓝光发展(600466)、金科股份) href=/000656/>金科股份(000656)、中天金融) href=/000540/>中天金融(000540)、阳光城华侨城A等预计亏损也超过百亿,部分企业触及退市指标。

  此外,中南建设) href=/000961/>中南建设(000961)预计亏损75亿至90亿元,世茂股份) href=/600823/>世茂股份(600823)预计亏损38.4亿元至57.6亿元,ST泰禾(000732)预计亏损39.06亿元至52.85亿元,华远地产) href=/600743/>华远地产(600743)预计亏损35亿至39亿元,大悦城) href=/000031/>大悦城(000031)预计亏损27.8亿元至29.8亿元,迪马股份) href=/600565/>迪马股份(600565)预计亏损29.5亿元,格力地产) href=/600185/>格力地产(600185)预计亏损23.86亿元至28.63亿元。

  突如其来的“暴雷”现象亦有发生。较典型的如三文鱼第一股佳沃食品) href=/300268/>佳沃食品(300268)业绩变脸,其在1月30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称,全球通货膨胀压力持续传导至公司各个业务环节,导致人工、运维、服务等成本上涨,谷物、油脂等大宗原材料商品价格上涨,多因素叠加导致公司成本费用同比上涨。加上对因并购智利子公司 Australis Seafoods S.A.股权形成的商誉进行了减值测试,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亏损10亿元至1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0.87亿元,这意味着第四季度净利润亏损超过10亿元。

  更早些时候,国内光学模组龙头公司欧菲光) href=/002456/>欧菲光(002456)也因出货量出现大幅下降,导致业绩巨亏,其预计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41亿元至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6.2亿元。

  欧菲光表示:“受特定客户终止采购关系的影响,2022年与特定客户相关的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同时承担了与其相关的在终止采购关系后所发生的固定运营成本;因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全球疫情反复、短期内下游终端市场消费需求放缓和H客户智能手机业务受到芯片断供等限制,公司部分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下降。”

  首批退市企业浮出水面

  随着业绩预告渐次落地,2023年首批退市企业名单也即将出炉。

  在963家亏损企业中,有88家是风险警示股,包括35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53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其中最典型的*ST辅仁,其因2021年度财务报告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自2022年7月1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2年,*ST辅仁的经营并没有好转的迹象,其预计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5.8亿-16.3亿元,预计净利润亏损22.5亿元至26.5亿元。

  同时,1月30日晚间,*ST辅仁还披露公告称,公司预计2022年期末净资产为-14.8亿元至-18.8亿元,根据《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公司将触及财务类退市指标情形,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与其同病相怜的还有*ST西源,公司股价在兔年首个交易日跌停,原因在于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1.30亿元至-1.60亿元。同时,*ST西源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万元-10万元,扣除与主营业务无关的业务收入和不具备商业实质的收入后的营收为0万元-1万元,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6亿元至-7亿元。

  *ST金洲披露的业绩预告也显示,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6000万元至9000万元,预计实现营收1.1亿元至1.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财务退市外,*ST金洲还可能提前触及“面值退市”,1月30日晚间,*ST金洲公告称,公司股票收盘价已连续17个交易日低于1元,后3个交易日即使连续涨停也将因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1元而触及退市指标;后续触及交易类退市,公司股票不进入退市整理期。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表示,在严格的退市制度之下,此前的各种制度漏洞被堵住,“应退尽退”已成为必然。他认为,退市制度的严格执行有利于市场优胜劣汰,实现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引导大家理性投资,对打击过度炒作也有积极的作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