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灾!大型机构寻求撤出“近年最火投资”--私募股权,甚至不惜折价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私募基金 >> 文章正文

全球股灾!大型机构寻求撤出“近年最火投资”--私募股权,甚至不惜折价

加入日期:2025-4-7 8:49:22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5-4-7 8:49:22讯:

  私募股权行业的压力堪比金融危机与疫情初期,人们原本指望IPO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现在却需要筹集现金仅仅是为了满足资本追加要求。  全球金融海啸中,机构投资者正争相甩卖私募股权基金持仓,哪怕要承受大幅折价,这对于规模达4万亿美元的私募股权行业来说是个危险信号。  4月7日,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根据顶级私募资本顾问透露,养老金和捐赠基金等大型机构投资者正在研究各种方案,以抛售其在流动性较差的私募股权基金中的股权,这是继全球金融市场崩盘重创其投资组合后的一次紧急行动。Blackstone、KKR和Carlyle等行业巨头股价已在周四和周五暴跌15%至20%以上。过去几天我接到有限合伙人(LP)寻求流动性的电话数量,是自新冠疫情初期以来最多的,Houlihan Lokey私募资本主管Matthew Swain表示,人们原本指望IPO来满足流动性需求,现在却需要筹集现金仅仅是为了满足资本追加要求。  而此时选择抛售股份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环境,分析认为,二手私募股权基金股份的价格可能会跌至每股80美分以下,而近几个季度,这些股份的价格一度上涨至每股近100美分。  本轮抛售潮摧毁许多投资者对特朗普上台后IPO市场复苏的美好期望,并可能引发新一轮资产价格重估。  私募股权投资面临双重打击  据报道,许多机构投资者年初时对非上市资产的风险敞口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尽管这些敞口往往超出了投资者的风险限制,甚至导致许多机构大量借贷,但他们曾押注于这种情况是可控的,并会随着交易活动的复苏而迅速缓解。  现在,随着全球股市市值蒸发数万亿,这些机构面临双重打击:  交易和IPO活动已陷入停滞,现金回报最小化  公共市场暴跌产生了分母效应-只有季度性估值的私募市场持仓在总资产中的比例上升,扭曲了预期的资产配置  所谓分母效应是指,由于股市暴跌,导致投资者的总资产(即资产负债表上的“分母”)减少,从而使得非上市资产(如私募市场的投资)在投资组合中的相对比例上升。   Raymond James私募资本咨询全球主管Sunaina Sinha Haldea预计,如果股市继续下跌或在月底前无法恢复,投资者将大举抛售基金份额。  顾问警告称,选择出售股份的投资者将面临残酷的市场环境。  据上述报道,顾问预测,二手私募股权基金股份的价格可能会跌至每股80美分以下,而近几个季度,这些股份的价格已上涨至每股近100美分。  一位顶级银行家表示:“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以低于基金净资产价值80%或更低的价格出售股份,但这次可能有所不同。”  行业压力加剧:堪比金融危机与疫情初期  私募股权行业的压力正在引发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或新冠疫情早期相似的比较。去年,根据Bain&Co的数据,私募股权行业的资产数十年来首次下降,募资活动较2022年暴跌23%。  众多高管曾期望,特朗普政府下交易和IPO的复苏将帮助公司向投资者返还利润,从而促进新的投资活动。但现实恰恰相反,使私募股权行业处于有史以来最脆弱的状态之一。  法律专家Sidley Austin专注二级市场的合伙人Oren Gertner警告:如果公共市场持续下跌,分母效应将再次成为问题。  更糟糕的是,业内顾问预计,已经面临特朗普对此类投资组合征税和削减联邦资助拨款威胁带来的财务挑战的捐赠基金,将是首批抛售资产的机构。  随着私募市场全球面临流动性危机,这场风暴可能才刚刚开始。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