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公司增资不断 子公司却大幅减资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重仓 >> 文章正文

公募基金公司增资不断 子公司却大幅减资

加入日期:2022-11-28 10:27:2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2-11-28 10:27:25讯:

(原标题:公募基金公司增资不断 子公司却大幅减资)

一边是公募基金一再增资,一边是基金子公司大幅减资。业内人士表示,这“一增一减”正折射出两者业务前景的“冷暖”。

11月以来,瑞达、贝莱德相继增加注册资本金,截至11月26日,今年以来增资的基金公司已达7家,累计增资金额近8.5亿元。与此同时,多家基金子公司则减少注册资本金,如浦银安盛资产、红塔资产等基金子公司。

7家基金公司年内增资

11月22日,瑞达基金公告,经股东瑞达期货决定,公司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亿元增加至1.7亿元,新增的7000万元已于2022年10月27日完成实缴。本次增资后,瑞达期货仍持有瑞达基金100%股权,为瑞达基金全资控股股东。

首家外资全资控股的公募基金公司——贝莱德基金也在11月完成增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11月11日,贝莱德基金的注册资本金由5亿元增加至7亿元,由大股东贝莱德集团认购2亿元新增注册资本金。

这已是贝莱德基金年内第二次增资,今年5月初,贝莱德基金将注册资本金由3亿元提升至5亿元,经过两次增资,贝莱德基金的注册资本金年内增资幅度达到133%。

此前,10月18日,东海证券也公告了旗下参股基金公司——东海基金未来的增资计划,本次增资完成后,东海基金的注册资本由1.5亿元变更为1.648亿元,东海证券持有东海基金49.94%股权。

除了上述公司外,今年以来,湘财基金、国融基金、新沃基金、西部利得基金、太平基金等也相继完成增资,合计增加注册资本金8.45亿元,其中,贝莱德及国融基金均已两次增资。

多家基金子公司减资

与基金公司年内增资潮形成反差的是,多家基金子公司选择减少注册资本金。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11月16日,红塔红土基金旗下子公司——深圳市红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金由3.5亿元减至1亿元。这也是红塔资产自2017年增资后首次减少注册资本金。

浦银安盛基金旗下基金子公司——上海浦银安盛资产管理今年10月也有过减资的举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10月25日,浦银安盛资产将注册资本金由14.8亿元减少至7.7亿元,减资幅度达到47.97%。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1年9月17日,嘉实基金旗下子公司——嘉实资本的注册资本金由6.22亿元减至5.42亿元,这也是嘉实资本首次减资。而在过去几年,嘉实资本曾两次增资,注册资本金从最初的1亿元一度提升至6.22亿元。

2021年7月20日,北京方正富邦创融资产将注册资本金从1.8亿元减少至1.3亿元,下降幅度为27.78%。这并不是该公司第一次减少注册资本金,2019年10月,该公司曾将注册资本金从3.1亿元减少至1.8亿元。而在2018年4月,为了满足监管新规要求,该公司一次性将注册资本金从2000万元提升至3.1亿元。

此外,中融基金旗下的中融(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2020年12月也曾将注册资本金从3亿元减少至2亿元。

增减资折射业务前景分化

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增资或减资反映出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基金公司增资,通常是其业务发展已无法用现有的公司资源支撑,因此,需要增加注册资本金去支持业务发展。

“基金公司业务快速发展时也需要足够的资本金支撑,增资主要是为了业务发展的需要,国内基金公司目前暂时未见上市融资或发债,股东增资是补充资本金的最主要方式。”另一位基金公司人士称。

除了发展业务之外,另外两方面增资的原因也被业内人士提及,一是基金公司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将资本盈余转为注册资本金,二是某一方股东为了提升股权占比,也会采取增资的举动。

相比之下,基金子公司减资最主要的原因也是业务前景并不明朗。

“除了REITs,基金子公司总体业务处于萎缩状态,前段时间还碰到一些基金子公司的人到公募基金面试,当时交流得知,跳槽的最主要原因还是无业务可做。”一位基金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还有业内人士指出,从公募基金与基金子公司的规模变化就能看出两者的业务前景。“短短5年多时间,公募基金整体规模从2016年末的9.16万亿元增至2022年9月末的26.59万亿元,增幅超过190%,而基金子公司总规模从顶峰时期的11万亿元缩减至2022年9月末的2.1万亿元。”

编辑: 来源: